你的位置:KardiaChain 官网 > Kadena中文网 >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新发展 ——DeFi 的创新及挑战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新发展 ——DeFi 的创新及挑战

时间:2025-01-22 11:55:57 点击:186 次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新发展  ——DeFi 的创新及挑战 ■王 轩 梧州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 要:作为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新发展,DeFi(“分布式金融”)指的是建立在区块链之上的金融应用生态系统。本文首先探讨了 DeFi 所具备的优势,即去中心化、抗震性、创新性、交互性,然后指出目前 DeFi 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需要应对的挑战有:第 一,安全性问题;第二,信息透明度与隐私权的矛盾冲突问题;第三,投机主义问题;第四,与传统金融的协调融合问题;第五,合法性 及监管问题。  关键词:区块链;分布式金融;智能合约  145 DOI:10.14013/j.cnki.scxdh.2021.13.053   一、前言   DeFi 是 Decentralized Finance,即“分布式金融”或“去中心化 金融”的缩写。作为区块链(Blockchain)在金融领域的新发展,整 个 2020 年,DeFi 经历了发展高潮。在这一年中,人们将超过数十 亿美元的金融资产投入到各种 DeFi 应用程序中。而这些 DeFi 应 用程序涉及的金融领域十分宽泛,包括提供借贷服务、换汇服 务、货币银行服务(例如发行稳定币)或其他金融工具(例如金融 衍生工具等)。如此巨大的潜力使得 DeFi 成为区块链和金融科 技界的关注焦点,也越来越引起传统金融家和政策制定者的注 意。然而,已经有学者指出,由于 DeFi 的发展历史过于简短,目 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 DeFi 的内涵和外延尚缺乏一个共同理 解,而传统金融家和政策制定者们似乎也对于如何应对创新性 极强的 DeFi 以及如何对其进行监管缺乏深刻的认识①。为此,本 文试图通过对 DeFi 在目前发展阶段所具备的特征和性质进行 剖析,归纳出 DeFi 所具备的核心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学 术层面为后继学者们的进一步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DeFi 的基本原理    1.DeFi 的概念    某种意义上,DeFi 并不专指某项特定的服务或产品,而是一 个定义宽泛的想法和项目的集合体,其功能是通过区块链技术 重塑传统金融服务,从而去除金融中间商。目前,DeFi 主要指的 是建立在以太坊(Ethereum)中的数字资产、金融智能合约、分布 式应用(DApps)及其相关金融服务。DeFi 通常应具备区块链技 术、针对金融领域、开源代码及开发者平台四大特征。有学者在 文章中较为通俗地指出 DeFi 是“一类依赖区块链技术建立的金 融产品,其目标是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进行开发和运营,在透明和 去信任化的区块链网络上提供所有类型的金融服务”。②    2.DeFi 的类型    首先需要声明的是,DeFi 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新的产品 类型日渐增多。但 DeFi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来的产品类型 已经令人印象深刻。根据笔者的统计研究,截至目前,DeFi 产品和服务至少包括如下类别:    借贷类(lending):借贷类 DeFi 产品和服务类似于商业银行 的借贷服务,DeFi 用户存入资金并从其他借入资产的 DeFi 用户 处赚取利息。与传统实体商业银行不同的是,在借贷类 DeFi 中, 交易资产以数字形式结算,并通过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的 方式连接出借人和借款人,执行借贷条款,分配借贷利息。更为 重要的是,依托于区块链技术,借贷类 DeFi 不需要通过商业银 行作为中间商,也不以借贷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信任为基础。因 此,借贷类 DeFi 受惠于区块链技术所提供的高透明度及去中间 商优势,使得借贷类 DeFi 的出借人可以获得相对更高的回报。    交易类(DEX):目前,交易类 DeFi 产品和服务主要指去中心 化数字货币交易金融服务,简称 DEX(decentralized exchange)。 DEX 作为一种加密货币的“交易”场所,同样利用智能合约来执 行交易规则,并在必要时可以安全地处理参与交易的加密货币。 而与传统金融换汇业务不同的是,当交易类 DeFi 用户在 DEX 上 交易时,并不通过交易所运营商,且用户无需进行身份注册和身 份验证,也不产生所谓“换汇”手续费。    资产类(assets):指用户在 DeFi 平台上实现被动型基金管 理。DeFi 的透明度使得用户能够很容易地跟踪资金是如何管理 的,并知晓他们要支付的费用。    保险类(insurance):指用户在 DeFi 平台上购买保险。当涉及 到大量资金转出过程时,智能合约中锁定的代币容易受到智能 合约漏洞的影响。这些风险凸显了购买保险的必要性。    衍生品类(derivatives):指用户在 DeFi 平台所构建的中心化 衍生品市场中进行金融衍生品交易。衍生品指的是一种价值来 源于股票、商品、货币、指数、债券或利率等其他标的资产的合 约。交易者可以使用衍生品来对冲他们的头寸,从而降低他们在 特定交易中的风险。 综上可见,许多 DeFi 产品和服务类型都高度类似于现有实 体金融的去中心化线上金融服务。    3.DeFi 的技术支撑——区块链    在没有任何法律追索权的前提下,众多投资者们为何情愿 将数十亿美元的资产托付于建立不足三年历史的各类 DeFi 应 用程序?如此巨大的信任究竟从何而来?答案在于:区块链技术。 在 DeFi 中,通常是名为以太坊(Ethereum)的区块链提供了这种 高级别的信任。    2013 年,在比特币(Bitcoin) 诞生五年后,一群以 Vitalik Buterin 为核心的开发者创建了以太坊。和比特币一样,以太坊也 是一个区块链。它的原生数字货币以太币(Ether)也是稀缺型数 字货币。但与比特币相比,以太币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多的灵活 性。以太坊引入了所谓的智能合约的概念。智能合约作为一种程 序,可以根据先前确定的条款和条件,在区块链上自动执行交 易。与简单的区块链一样,智能合约是以去中心化的方式执行 的。也就是说,它们的优势来自于高水平的安全性和透明度,任 何用户理论上都有可能验证结果。与智能合约相比,传统的银行 软件对于银行的客户而言既不可见也不可理解。用户必须相信 银行的软件程序能够做到他们所承诺的事情。相比之下,在智能 合约中,用户没有必要将信任寄托于任何个人、公司或者组织, 因为根据区块链的特性,整个交易链条中的代码全部是公开可 见的,并且在公共分类账中被复制了数千次,这些分类账共同构 成了区块链。但笔者需要提出的观点在于:如果我们从技术公平 的角度出发,可以注意到,事实上只有少数用户有技能和资源去 认真评估智能合约的代码本身。因此,与传统的金融系统类似, 整个区块链的用户通常最终还是要将信任寄托于某些机构或人 员,比如技术专家或第三方审计师。    由此可见,区块链的核心价值是透明度和分布性,而这一特 性正是改变金融结构现状的最佳媒介,这也是 DeFi 出现和发展 的原因之一。事实上,自 2018 年 8 月 Dharma Labs 联合创始人 Brendan Forster 首次提出 DeFi 概念后,DeFi 至今为止的发展类 似于在线上区块链中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复刻线下的真实金融体 系。据 DeFi Market Cap 数据显示,2020 年上半年 DeFi 类项目总 市值持续突破新高,截至 2020 年 7 月 13 日,DeFi 项目通证总市 值已突破 80 亿美元③。目前,几乎所有的 DeFi 应用程序都构建 在世界上最流行的区块链以太坊中。简而言之,以太坊作为维护 数字共享分类账本的区块链网络,与传统中心化权威机构不同, 以太坊的参与者以去中心化的方式控制本地加密货币以太币的 发行。开发者们可以在以太网上编写应用程序,在区块链上创 建、存储和管理数字资产。这些数字资产被称为代币(token),而 这些应用程序被称为智能合约或分布式应用。因此,DeFi 用户可 以在不需要中间人的情况下构建复杂而不可逆转的金融协议。 基于此,笔者认为 DeFi 有机会带来一个更具弹性和透明度的金 融体系。任何介入互联网的用户都可以访问并与建立在以太网 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进行交互。而许多智能合约都是开源的,因 此用户可以验证智能合约的代码,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服务。   三、DeFi 的创新性及优势    1.去中心化——降低对中心化机构的依赖度    从一般意义上分类,目前的全球金融系统主要依赖于中心 化的机构信誉进行维持,这些机构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对手方 (Central Counter Parties,简称 CCPs)提供交易担保;中央证券托 管机构(Central Securities Depositories,简称 CSDs)提供证券结 算;全球银行间金融电信协会(the 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简称 SWIFT)为国际资金转移 提供中介服务;持续联系结算机构(Continuous Linked Settlement,简称 CLS)处理外汇交易结算;此外还有部分银行主导了代 理银行业务(Correspondent Banking)。直到本世纪初,始终有一 种理想主义的信念固化了人们的思维,即这些中央金融中心机 构的财务实力和健全的管理确保了它们极不可能出现倒闭破产 的现象,即它们太大了因此不能倒闭,如果它们真的出现严重问 题时政府将介入并对其采取纾困行动。    然而,2007 年至 2008 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打破了上述 假设。在金融危机中,世界上最发达经济体的许多大型银行破 产或者在得到救助后极为勉强地幸免倒闭。此后,2010 年至 2012 年发生的欧元区危机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担忧,因为人们 发现即使是所谓富裕国家的主权级“优质”债务也可能出现违 约。此外,对大型金融机构计算机网络的多次黑客攻击也成为 破坏对中央金融中心机构信任的另一个因素。当对中央金融中 心机构的信任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时,以区块链技术为依托的 DeFi 这种无需基于对中央金融中心信任的去中心化系统就变 得格外具有吸引力。    目前,DeFi 所代表的去中心化系统显示出了影响金融行业 甚至整个社会的一些核心共性。例如,去中心化系统不依赖一个 以传统等级制度所维持的中央系统。取而代之的是将交易本身 实时分布于整个交易系统中,使得交易信息和交易行为的处理 自然地“渗透”到更接近行为的实际发生地和大多数实时信息的 产生地。   当然,涉及 DeFi 产品和服务时,笔者认为去中心化也应是 循序渐进并且存在不同适用程度的。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并不是 所有领域都可以实现或者需要实现完全的去中心化。例如,对于 当下在 DeFi 中很流行的稳定币(stable coins)而言,也并非所有 的稳定币都是完全去中心化的代币,它们中的许多实际上是代 表法定货币存款的代币,其市场价格与另一种法定货币资产(例 如美元)挂钩,即对于每一个代币,对应有 1 美元被持有在某个 地方的实体银行中。理论上,可以创建代币来代表真实世界的任 何资产的货币价值,并且在区块链上交易、发送和接收这些代 币,但目前人们并不能完全消除实际管理或赎回真实世界资产 的需求。举例而言,假设用户在区块链上购买一所房屋,卖方把 房契所对应的价值代币化并放在一个去中心化交易平台中出售。对于买方而言,在没有相关法律约束或认可的前提下,买方 目前并不能主张仅仅因为购买了该代币,就强迫卖方离开他所 出售的在现实中的房屋。在目前的法律规制情况下,买方仍需要 依靠本国的法院系统来解决相关纠纷。简而言之,DeFi 产品和服 务目前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有时候甚至 DeFi 和现实世界 金融资产的法律界限是模糊的。当然,随着 DeFi 的发展,未来适 当的时候,相关法律有可能会作出变化,从而适应所谓去中心化 的金融环境,最终使得 DeFi 的法律地位变得更加清晰。    2.抗震性——避免部分失效导致的整体困境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 DeFi 产品和服务具有“抗震”属性:如 果一些数据节点失效或者出现与网络断开连接的情况,DeFi 产 品和服务中的其余节点可以继续运行,原因在于各个节点都有 所有的数据副本,这也是区块链技术的基本特点之一。反观另 一方面,在传统中心化金融体系中,如果某个金融机构或金融 产品因为任何原因暂时关闭,则可能会导致整个金融交易系统 陷入停顿。例如,2014 年 10 月 20 日,英国的全额结算系统 (Gross Settlement System)发生了非常规中断,时长约为 9 个小 时。尽管所有的银行和其他相关金融机构都在正常运行,但英 国整个国内的高价值金融支付在这段时间内均不可操作。该事 件后,在关于英国建立新的即时支付结算系统的磋商中,英国 中央银行描述了使用区块链技术中的分布式分类账的优势,并 提出:“将其应用于即时支付结算系统的核心结算时,主要的潜 在好处是抗震性”。④    3.创新性——构建金融领域的“乐高积木” 乐高积木(Legos)的玩家知道,可以从一堆小积木开始,自己 决定如何把乐高积木拼凑起来,从而搭建出新型的立体积木图 形。而 DeFi 在创新性方面好比金融业的乐高积木,随着每一个 新的项目、产品或服务在以太网上推出,通过智能合约拼凑 DeFi 的现有组件,用户可以自行组合、修改或创建强大的新型金融工 具。例如,cDAI 就是一个完美的金融“乐高积木”实例。Compound 是以太网上的一种借贷服务。当用户向 Compound 提供稳定币 DAI 时,该用户会收到 cDAI 作为代币,以代表用户在 Compound 中的稳定币 DAI 和从贷款中所获得的任何利息。由于 cDAI 是一 种代币,用户便可以在其他的智能合约中发送、接收甚至使用 cDAI。例如,用户可以在 DEX 上用以太币与 cDAI 做掉期互换, 并且即刻能够通过持有 cDAI 开始赚取利息。由于用户可以自行 选择如何与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进行交互,因此用户可以使用 DEX 聚合器(例如 DEX.ag)对所有流行的 DEX 进行比较,并根 据自身经验在几秒钟内选择以最优价格进行交易。    4.交互性——打造无边界的金融交易体系 首先,DeFi 可以增强不同金融交易和金融服务之间的交互 性。传统的金融交易往往是孤立运作的,并因此增加了交易壁 垒。不同的金融机构必须维护自己的账簿,导致金融服务机构之间可能无法形成互联和对接。因此,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中,资本 和价值的转移是相对昂贵和艰难的。相比之下,DeFi 建立在公共 区块链和开放标准之上,增加了不同金融服务之间的交互性。基 于此,DeFi 中的金融资本和价值可以在不同的金融服务之间更 为轻易地实现流通。    其次, 地理方面审视,由于传统金融系统与特定的地理位 置和特定的法定货币相绑定,因此传统金融交易系统无法真正 实现金融交易的无国界。因此,资本和价值的跨境转移经常会遇 到问题和时间上的延误。相比之下,对于以区块链为技术支撑的 DeFi 产品与服务,物理边界和地理位置不再构成获得金融服务 的障碍,而且避免了使金融资源落入少数大型金融机构的控制 中⑤。因此可以说,DeFi 本质上是无国界的,即 DeFi 以加密货币 为依托,不受地理位置或法定货币的限制,可以被全球任何人使 用,能够在理论上实现金融交易的无国界。此外,DeFi 也不依赖 于任何特定的中央银行或中央政府。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 DeFi 体系中,全球范围内的价值转移将会变得像发送电子邮件一样 简单。    最后,尽管建立在同一区块链上的 DeFi 产品和项目享有高 度交互性,但由于不同区块链项目之间尚缺乏交互性,使得 DeFi 产品和项目尚未在各区块链之间实现完全的流通。DeFi 的创新 者们正在探索实现完全交互性的两种潜在方式。第一种方式是 鼓励建立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平台,并将所有 DeFi 产品和项目建 立在该平台上。目前,以太坊是 DeFi 产品和项目的主导平台,所 有以太坊为基础的项目都享有高度交互性,所以以太坊作为基 础建立该种模式最具可行性。但是,笔者认为通过一个平台的主 导地位来实现交互性具有负面因素,甚至是不可取的,原因在于 单一区块链可能无法同时满足不同项目的多样化需求并提供充 分的金融服务。因此,另一个更好的选择是增加跨区块链间的交 互性,这样项目可以建立在不同的区块链上,但仍然享有完全的 交互性。目前,许多项目(例如 Cosmos 和 Polkadot 等)正致力于互 联不同的区块链以实现完全的交互性。    四、DeFi 的局限性及挑战    作为 2018 年才出现的新概念和创新金融形式,DeFi 绝非是 完美的,笔者认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需要应对的挑战如下:    1.安全性问题    随着 Defi 规模的爆发式增长,也引起了很多黑客的关注,他 们像是隐藏在阴影中的猎人们日夜关注着高价值的 DeFi 项目, 并试图从项目的技术漏洞中寻找机会。而基于现阶段技术发展 的限制,DeFi 的用户仍需面临一定的安全风险,例如智能合约如 存在漏洞则可能遭到黑客的安全攻击,以及密钥管理风险,即平 台的主私钥可能被黑客盗取等。    2.信息透明度与隐私权的矛盾冲突问题    DeFi 是利用区块链基础结构的开放金融。利用区块链,人们可以验证在其上进行的每笔交易,这同时也就带来了所谓的交 易透明性⑥。但是,尽管信息透明度是 DeFi 信任的基石,极端的 透明度可能会危及隐私。有学者在研究中已经发现,DeFi 产品及 应用的交易记录经常会被存储在公共区块链上并予以完全公 开,这些信息有可能被滥用从而危及用户的隐私⑦。因此,为了保 护用户隐私,某些 DeFi 产品及应用会依靠先进的加密技术来隐 藏用户身份和交易细节,同时仍然维护所有交易的公共记录。但 是,尽管该等方法有助于保护用户隐私,但它却降低了透明度并 增加了信息处理成本⑧。由此可见,DeFi 产品及应用中存在维持 信息透明度与保护隐私权的内在矛盾。    3.投机主义问题    目前,DeFi 市场存在很大的投机属性。甚至整个加密货币交 易市场的状态目前更像是一个超级赌场,而不是像承诺中的所 谓“数字黄金”的愿景。由于整体上加密货币与实体是脱离的,其 中大多数都缺乏实际的使用场景,这也导致加密货币的定价是 一种投机的“玄学”,其背后由资本炒作和大资金所操控。对于普 通投资者而言,很容易陷入赌博陷阱。 而 Defi 诞生于加密货币,目前在实践中的用途之一确实是 为投机者提供了新的玩法和新的博弈工具。笔者注意到,目前为 了促进 Defi 项目的推广,一些项目方甚至将股票市场、债券市场 等传统金融市场和金融圈统称为“CeFi”,目的是将其 Defi 项目 的估值直接“对标”传统金融圈的估值。这种所谓“对标”并无理 论依据,投资者应当提高警惕,提防受骗并陷入其中。    4.与传统金融的协调融合问题    和传统金融一样,DeFi 允许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将资金投 入不同的资产。但是,就目前而言,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和意 愿去学习和管理加密资产并参与到 DeFi 之中。传统金融需求具 有历史惯性,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传统的金融参与,DeFi 将难以扩张。笔者认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DeFi 和传统金 融的整合。传统金融可以利用 DeFi 实现流动性,而 DeFi 可以利 用传统金融资产和合规性实现规模扩张。    5.合法性及监管问题    加密货币本身目前并不需要归之于任何现实世界的法律管 辖,使其能够超越实用主义,甚至形成某种“代码即法律”的激进 观念。但是,与只存在于区块链中的加密货币不同,当 DeFi 产品 和服务试图将现实世界的金融体系转向线上区块链时,意味着 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资产(例如法定货币资产、证券资产、不动产 资产等)必须由区块链中的一系列代码表示,这就提出了代码和 法律共存的要求。换言之,现实世界的法律原理和法律规则必须 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代码的法律性质,以便使得区块链上的 交易能够影响现实世界中金融资产及所有权的变化。然而,当今 主流金融机构运作所享受的法律保护及相关规则是较为传统且 历史悠久的,其原理和规则的制订甚至可以追溯至 19 世纪以前。例如,英国 1879 年的《银行账簿证据法》规定:在不违反本法 规定的情况下,银行账簿中任何记录的副本应作为这种记录以 及其中记录的事项、交易和账户的初步证据,在所有法律程序中 得到接受和认可。可以预见,随着 DeFi 的发展,未来需要类似的 法律规则来赋予区块链及以其为依托的 DeFi 以某种法律上的 神圣性。    此外,作为金融领域的区块链应用,DeFi 产品及应用需要随 着行业的发展确保守规。然而,各国及地区的监管机构对新技 术,尤其是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监管立场通常并不明确。例如在 大多数司法管辖区,无论最终用户位于何处,DeFi 项目都没有获 得明确的政府许可。而在税收方面,DeFi 资产的处理在大多数司 法管辖区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此外,DeFi 所面对的传统金融竞争 者已经形成了既得利益优势,其在现有法律和监管框架中根深 蒂固,可以预见到其对新金融形态监管规则立法过程中的影响 力,会进一步增大 DeFi 产品及服务的合规风险。可以说,DeFi 获 得相应的合规批准并非易事,目前仅能以监管框架之外基于以 太坊运作的模式展开。基于上述原因,DeFi 面临着严重的监管不 确定性和合规审查风险,这可能会对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造 成一定程度的打击。例如,美国企业 Facebook 进军加密货币和 DeFi 领域的尝试就受到了美国联邦政府严格的监管审查,并迫 使一些企业合作伙伴撤回了相应的支持。基于此,为了令 DeFi 得以健康发展,需要形成一个负责任的、支持创新的、明确的监 管框架。有学者也已经提出了对此问题的担忧,但更多的是较为 正面的信心,其也认为挑战比比皆是⑨。但笔者认为,随着区块链 技术和 DeFi 的发展,许多问题是可以克服的,监管规则也会逐 渐清晰。毕竟历史经验表明,新金融产品的发展会推动相关立法 和监管规则的快速跟进。例如,近年来随着许多加密货币交易所 成为获得政府许可的货币兑换商,传统交易所、证券经纪商和资 产管理公司也开始提供与加密货币相关的产品,例如美国政府 于 2017 年 12 月已经对 Cboe Futures Exchange 推出的比特币期 货给予批准和监管放行。    五、结论    综上所述,DeFi 产品及应用要想在主流金融领域取得成功, 无论是在法律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尚需克服一些基本的障碍。纵 观世界各地的金融模式不难发现,确保金融安全和对市场的控 制力是金融监管的首要目标,容忍效率低下的传统金融机构的 行为模式有着复杂的责任、利益和政治因素的考量。因此,笔者 认为,对于 DeFi 这种新兴金融模式而言,未来的成长和成功必 须加强与政治利益相关者、监管者、传统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对 话、合作和整合。换言之,DeFi 实现长期发展的合理途径是发挥 “促进者”的作用,而不是只作为对传统金融的“颠覆者”。基于 此,同时结合自身的优势,DeFi 有机会在当前的金融世界中提高 整个金融部门的效率,同时降低用户对中心化金融机构的依赖,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改变人们的习惯和行业运作机制。  注释:    ①Julian Grigo, Dr. Anika Patz, Victor von Wachter, DecentralizedFinance(DeFi) A new Fintech R evolution?(P),Bitkom,2020。    ②陈永伟,《DeFi 的优势与风险》[N]. 经济观察报,2020- 09- 21(第 035 版),专栏·经济。   ③Yan Chen, Cristiano Bellavitis, Blockchain disruption and decentralized finance: The rise of decentralized business model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Insights,13 (2020) e00151,4- 6。   ④ Ammous, S., 2018. The Bitcoin Standard: the Decentralized Alternative to Central Banking. John Wiley & Sons, Hoboken, NJ。   ⑤Ammous, S., 2018. The Bitcoin Standard: the Decentralized Alternative to Central Banking. John Wiley & Sons, Hoboken, NJ。   ⑥Narayanan, A., Bonneau, J., Felten, E., Miller, A., Goldfeder, S., 2016. Bitcoin and Cryptocurrency Technologies: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J。   ⑦ Feng, Q., He, D., Zeadally, S., Khan, M.K., Kumar, N., A survey on privacy protection in blockchain system [J].Journal O f?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 126(2019), 45- 58。   ⑧ Cong, L.W., He, Z., 2019. Blockchain disruption and smart contracts[J].R ev. Financ. Stud. 32 (5), 1754- 1797。   ⑨ Murray, A., Kuban, S., Josefy, M., Anderson, J., 2019. Contracting in the Smart Era: the Implications of Blockchain and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 rganizations for Contracting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J].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参考文献:    [1]Julian Grigo, Dr. Anika Patz, Victor von Wachter, Decentralized Finance(DeFi) A new Fintech R evolution? [M].Bitkom,2020:46- 48.   [2]陈永伟.DeFi 的优势与风险[N].经济观察报,2020- 09- 21(第 035 版),专栏·经济.   [3]Yan Chen, Cristiano Bellavitis. Blockchain disruption and decentralized finance:The rise of decentralized business models [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Insights,2020,13,e00151:4- 6.   [4]Ammous S. The Bitcoin Standard: the Decentralized Alternative to Central Banking[M].John Wiley & Sons, Hoboken,NJ,2018:17- 21.   [5]Narayanan A, Bonneau J, Felten E, Miller A, Goldfeder S. Bitcoin and Cryptocurrency Technologies: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inceton,NJ:2016,37- 43.   [6]Feng Q, He D, Zeadally S. Khan MK, Kumar N. A survey on privacy protection in blockchain system [J].Journal O 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2019,126:45- 58.   [7]Cong LW, He Z. Blockchain disruption and smart contracts[J]. R 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9,32(05):1754- 1797 作者简介:王轩(1983- ),男,北京人,法学博士,梧州学院法学与 公共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国际金融法、国际商法、国际投资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服务热线
官方网站:view-wbiu.xyz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09:00-18:00)
联系我们
QQ:2852320325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国际企业中心
关注公众号

Powered by KardiaChain 官网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